「靈」才是心智的主人

 

一旦心智開始清楚地知道,它的真正主人是非個人的「存在性」(being-ness)狀態,也就是「靈」,那所有個人神祇的想像以及個人的「我」之想像都會消失。只有人類的心智才有這份能力,可以充分理解宇宙並利用「汝即是彼」(Thou Art Tha)的主張背後的潛力。在明確地接收到自我知識後,大腦承認宇宙是種連續的實相統一場,在「空性」之中保持強力、潛伏、順從。不管怎樣,當這股本體的能量振動、碰撞,在物質和意識形態中的各種現象性特質便會復甦並持續一陣子,直到屈從於宇宙那覺知性能量的蟄伏狀態。本書後續會詳細說明這點。

 

人類的心智被歸結於「潛在的神性」

 

在代表物質和意識的那些短暫特性中,從亞原子粒子到恆星,人類的心智被歸結於「潛在的神性」(potential divine)。透過其現象性特質,它可被感知,既包含造物者,也包含造物,合二為一。其以此方式被歸結,是由於讓宇宙有可能存在的,正是這股至高無上的能量之臨在,也就是「靈」,我們也稱之為「覺(awareness)。一切事物之所以展開和存在,只是因為我們覺知到我們感知到的事物,否則,展開和存在就不可能。覺知是感知的本質,那准許所有的可能性坍縮成其現實。這股能量的永恆力量嵌入於心智,並保持絕對、非二元,然而能量的瞬態場(transient field)──化為身體和心智的形態—會消失、消散並進入空性的無限無垠之中。最終剩下的是包圍這個宇宙的暗物質和暗能量,而目前為止,我們對其一無所知。

 

造物者及其造物是合一的

 

因此,我們擁有的是一元的絕對性能量,那是終極的基質,也是二元和非二元存在的基礎實質和本質。它存在,如其所是,並指出空無即是一切。這股純粹、智性的能量之性質透過生命形態的覺知,以其活力表達出自身的存在性。在生物之中,可見和可知的一切都不是來自於我們看見或聽聞的事物,而是來自「覺知」到我們所感知到的事物。這個覺知之靈是至高無上的能量,保持被動而蟄伏,並不覺知到其自身。現象性的心智能夠喚醒這個本體的靈,從而使心智變得覺知並有意識,並證實這個假設:造物者及其造物是合一的,也是同一者。

 

與我們的主題有關的「靈」是存在性或覺知的狀態,其存在沒有局域的限制,在空間和時間的局限之外,引領有意識的法則啟動我們的心智,並使心智活躍。「靈」保持蟄伏,直到心智變得覺知而有意識,並可以構想它所感知到的事物為止。靈無法意識到其自身,而是透過機敏的觀察;是心智變得有所覺知,並意識到要在二元對立的相對性(好/壞、正/負、真理/謊言)中體驗生命。

 

梵=能量

 

再者,在我們的宇宙中,並沒有「此」或「彼」,也沒有任何「過去」、「現在」、「未來」。存在的事物是一種絕對的恆定能量,統一而連續,在永恆的現在之中只代表「此」,如其所是,存在於「無窮的恆定源頭」的那片無空間、無時間、無限制的展現之中。永恆的臨在只屬於暗能量,那意味著,從這片「空無」中出現了某種轉瞬即逝的事物,從亞原子粒子到恆星,當我們存在於物質生命中,那成為了我們的「一切」。

 

人類的心智已被認為是潛在的神性,因為以絕對覺知能量的形態居住在靈魂之中的靈,使我們的心智有力量充分理解存在於這個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一,而非二。在唯靈主義中,我們把同樣的東西稱作「梵」(Brahman),而在量子物理學中則稱為「能量」(energy)。此外,實相的性質存在於兩個不同的領域中—一個在空間和時間之內,在物理性(physicality)之中;另外一個在空間和時間之外,在覺知性的意識能量領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