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朋友都進戲院看過《小丑》了,都深深地為小丑的「孤獨」感到悲傷。然而回頭關照我們自身,每個人可能都多少曾經覺得「孤獨」,但是我們有思索過「孤獨」與「單獨」的差異嗎?

奧修在《愛、自由與單獨》裡曾提到:

孤獨,是被誤解後的單獨。

孤獨像一道裂縫,需要某樣東西去填補空隙;

單獨則是自由的另一面,只有純然的存在、純粹的生命,無名無相。

 

以愛之名的綑綁

 

孤獨是種負面的狀態,讓人覺得有所匱乏,需要做些什麼來抵銷這樣的匱乏感。所以我們自願進入一段以約束為核心的關係,進行以愛之名的捆綁,綑綁自己,也綑綁對方,成為彼此的附屬物。我們不僅沒有解決孤獨的議題,還失去了自處的能力,也失去了自由,甚至在跟他人相處時「當眾孤獨」。

然而單獨其實是一種喜悅,一種美;與人們在一起也是美的,這兩者形成一種互補的關係。與別人的連結很美,但也要將焦點從關係中拉回,放在自己身上,將自己重整一番,照顧好自己,才更有力量去愛人。

 

要相愛,但不使愛成為束縛

 

因為害怕孤獨,因為和某個人在一起讓我們忙碌,於是我們透過關係製造出表面上的意義。於是我們開始只為別人而活,並要求對方也為我們而活。由於沒辦法獨自過活,兩個害怕孤獨的人湊在一起,演出一齣愛的戲碼,但我們追尋到的,其實只是依附、約束與包袱。

奧修更進一步在書中提到:

在你們的依偎中保留幾許空隙。

在一起,但別想去控制,別試圖占有,而且不要剝奪對方的主體性。

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不懂愛。

愛從不懷疑,從不忌妒,從不干涉別人的自由。

愛絕不會在別人身上施加壓力,愛給予自由,

唯有當你們之間有空間時,才可能有自由。

 

在給予與接受之間,不該有任何要求,不然,任你們的結合有多迅速,其實卻像遙遠的兩顆星。你給對方越多空間,你們就越緊密地在一起;你們容許彼此越多自由,你們就越親密,越可能在關係裡自在地單獨。

愛所呈現的樣子是關係,但它始於人深沉的單獨。當你在單獨中感到無比的快樂,當你一點都不需要綑綁別人,你才有愛的能力。倘若你能同時擁有自由與愛,你便什麼都不需要了,因為你已經得到了生命所賦予你的禮物。

 

《愛、自由與單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