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靜心?

 

要找到答案,我們需要回溯到兩千五百年前當佛陀出現在印度的時候。

 

靜心並不是由佛陀所發明的,但是他為靜心帶來一種清晰的洞見和方法,讓一般人能夠更容易靜心。佛陀發展出一個叫做「內觀」的靜心技巧,在這個方式裡,靜心者靜靜的坐著,注意自己的呼吸,同時開始覺知到身體上的感官覺受和思考過程。慢慢地,當這個技巧變得愈來愈深時,靜心者會開始明瞭到,覺知其實就是一種在純粹主觀狀態下所經驗和觀察到的現象。換句話說,那個覺知到頭腦和身體的人,也正是那個超越了身體和頭腦的人。

 

當對於意識的經驗來到一種最純粹的狀態,就是靜心,它免於身體和頭腦的執著。根據佛陀所說,當意識綻放到永恆的開悟狀態時,靜心者能夠放下對於頭腦和身體的認同,以一種超越性的整體方式存在著,其中所有關於「我」的部分都消失、消融成為整個宇宙意識裡的一部分。

 

佛陀用梵文的「迪揚」來描述這種超越了思考的意識狀態。日本把這種狀態稱為「禪」,英文裡則把它稱為「靜心」。

 

西方心理學家與佛陀等神祕家之間有一個主要的差異,那就是佛陀所具有的能力,讓他能夠在超越頭腦的狀態下覺知到頭腦的運作,而心理學家則是著透過頭腦本身來了解頭腦。

 

心理治療最根本的意圖在於,透過了解頭腦以及分析頭腦,協助心理上有疾病的人回復它原本的正常功能狀態。但是,什麼叫做「正常」呢?這個問題在所有的心理學文獻和心理治療學派裡,都是一項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事實上,某個社會上所認定的正常,在另外一個社會或群體中可能會被認為是「不正常」。就正常和心智健全這一點來說,沒有任何客觀的標準可言。

 

不論心理學發展得多麼精細而複雜,它都無法為頭腦提供解決之道,其中根本的原因在於心理學是頭腦的產物。

 

 

摘自《當靜心與諮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