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對心理、情緒和身體健康能提供許多實質的好處──因為這是一種直接的經驗,不需要特別的宗教或精神信仰。不管你是對靈性的事物感興趣,或是其他原因─比方說,想讓睡眠品質好一點;想減輕壓力、焦慮和沮喪感;想改善健康;或想開發潛藏的創造力─只要按照本書的指引,規律的靜坐即可。你想要的一切都在你心中,你只需要進入內心深處即可。

 

靜坐的兩個根本原則

 

在你開始透過靜坐探索內在之前,了解兩個根本的原則很重要。這兩個原則將會打開一道門,讓你真正體驗全方位的靜坐,從意識思考的心智到你內心最深處的核心。事實上,讀過這兩個原則之後,其他的都只是技巧上的枝末細節罷了。

 

原則一:完全放鬆

 

也許你有個印象,認為靜坐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一定只有少數天賦異稟、心思有條理、內心很平靜的人才能辦到,對不對?再也沒有比這更偏離事實的話了。靜坐對任何人都可以是很簡單輕鬆的事情。事實上,你自己可能很快就會注意到,一定要放鬆,否則就行不通。所以放鬆的原則對本書中的每種練習都是必要的。

 

這個原則似乎與一般的常識相違背:在這個世上,若想在任何有價值的事情上獲得成就,都需要努力。然而,碰到靜坐這件事,唯一需要費力的只是要找時間去做這件事。在這個忙碌的、以成就為中心的社會中,要找到時間來靜坐也是一大挑戰。一旦你開始靜坐時,就不需要用力了。事實上,這時候用力反而會讓你離成功更遠。

 

為什麼努力幾乎在所有的事務上都能產生正面的效果,唯獨在靜坐的過程中卻行不通呢?簡單來說,所有的成就都屬於行動的領域,靜坐卻是自然的領域。靜坐是要直到自然無為,單純的坐著,以停留在本我最內在的中心。

 

靜坐很像正要入睡時(從清醒的狀態轉換到另一個意識狀態的另一個常見例子)想想看,當你每天晚上關掉電燈,躺下去,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就睡著了。除了準備合適的睡眠環境之外,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讓自己入睡─事實上,每個失眠者都知道,愈努力要入睡,愈有可能會輾轉難眠。只有當你完全忘記要努力入睡時,睡眠才會來臨。

 

原則二:有雜念沒關係

 

靜坐最大的障礙是什麼?當我在課堂上詢問學生這個問題時,通常會聽到這兩種答案的其中一樣:「我沒時間靜坐」或是 「我的心思太活躍無法靜坐」。注意, 這兩樣的共通點都是太忙碌:不是我的生活太忙碌,就是我的心太忙碌。不管是什麼,我們就把這兩樣分開來考量,先從時間上的問題談起。

 

忙碌的行程真的是不靜坐的好理由嗎?據說甘地曾經說過:「我今天有好多事情要完成, 所以我必須要靜坐兩小時,而不是一小時。」他說得很有道理。只要仔細想一想,你的心靈對高品質的生活有多重要就好了。你的心是體驗每件事時的濾光鏡,每一個經驗的品質,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都被你思想的品質、你的覺察力染上色彩。如果你得到良好的休息、身心放鬆、頭腦清明、有創造力、心靈喜樂、安詳,你就更能享受人生,更能有所成就。如果一天花幾分鐘靜坐,就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中所有體驗的品質,那麼花這點時間不是很好的投資嗎?實際上,你愈是忙碌, 靜坐就顯得愈重要。

 

至於「我的心太忙碌,無法靜坐」,我想,大家腦中都有很多雜念。然而,忙碌的心並不是靜坐的障礙。我的老師瑪塔.阿姆里塔南達瑪依 (Mata Amritananda)曾說:「若說只有內心平靜的人才能靜坐,就像說只有身體健康的人才能去看醫生一樣。」 那些內心忙碌的人才是最需要靜坐的人, 這包括我們所有人!

 

腦中有很多雜念不是靜坐的障礙,認為「靜坐時不該有雜念」,這個觀念才是障礙。這個觀念會讓你跟自心產生對抗,因為它會讓你想壓制自己的念頭。也就是說,你會打破第一個絕對放鬆的必要原則。此外,你心智的本性就是思考,如果你跟心智思考的本性搏鬥,一定會有個輸家,那個輸的人一定是你!

 

靜坐之道──不控制

 

這裡有個試驗可以讓你能了解是否能控制自己的心智。隨便選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讓你集中注意力,試著只注意那件事情,不讓其他的念頭打斷你的注意力一分鐘,或者,只是十五秒鐘也好……

 

結果怎麼樣?有趣的是,當你很努力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其他的念頭就湧進來了。幾乎像魔法似的,心智的本性就是不肯被控制;就像你一樣,你的心智也想要自由。

 

不要壓制你的心,要跟它合作。

 

這就是靜坐之道,我們不去控制心智,心就自然會靜下來。這顆心獲得了控制,但不是被你或我控制, 而是──這是靜坐最大的祕訣──依心智的本性,毫不費力地控制它。

──摘自《不費力的靜坐》生命潛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