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之父—馬斯洛,其最著名的學說,就是金字塔型的「需求層次理論」,大多數的人認為,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然而,在馬斯洛過世的前一年,他修正了自己的學說,他將金字塔的尖端上劃了一條橫線,在上面寫了「超越自我」,稱之為「靈性的追求」。

 

馬斯洛的五個需求,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第二層是安全需求,這兩個層面包含吃、喝、拉、撒、睡,感覺到安全、遠離危險,被稱為身體的需求;第三層是從屬的需求,也就是被認同、被接納,往上一層是社會性的需求,被尊敬、重視、肯定,以及讚美。再往上一層是原來理論的最頂端,稱為自我實現,在生活中活出一個全然的自己,這三個層次被稱為心理需求,最上面的是新的層次—超越自我,也就是對於靈性的需求。

 

馬斯洛曾提到「頂峰」的經驗(Peak level): 所有曾經搭過太空船的美國NASA太空人,幾乎都過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當他們遠離大氣層,和地球的通訊暫停幾秒鐘的時候,等回過頭看地球的那一剎那,都會感到震驚無比,因為當他們回過神來後的第一句話,通常是:「天哪!地球好美呀!」

有過同樣靈性經驗的人都知道,就如同太空人見到地球之美的讚嘆一般,那一剎那的自我消失了,自己無比地渺小,又無比的偉大,完全不存在,但卻又無所不在。同理,這樣的靈性體驗,當一個人在性行為達到高潮時,或者是在愛裡面專注到一個頂點的時候,仰或是進行一項熱愛的工作到達忘我的境界時,就會出現那種自我消失,卻又同時無所不在的體驗。

 

健康快樂是門科學─從自身、從覺知開始修行靈性

 

我個人的靈修起步得較晚,對於靈修開始感到興趣,還是在從事心理治療約十二個年頭之後。經過十二年的自我成長、自我修煉,包括對自我的覺察、面對婚姻、面對家庭…以個人的經驗來舉例說明,我曾經去過上海的玉佛禪寺,當我跪拜時,抬頭端詳著那尊玉佛,注視著觀音的臉時,在那一剎那,我經驗到自己消失,卻又同時無所不在。我跪在那裡經過了幾分鐘,直到一位年紀很大的方丈,從廟裡走了出來幫我點了三根香之後,我才回神過來。另一次的經驗是在韓國,當我佇立在石窟庵佛像面前,看著釋迦牟尼佛臉孔的那一剎那,我內心升起一種像兄弟般的情感,在那一刻體會到,什麼叫做佛?佛就是我,而覺知就是佛。那一剎那我同時跟那尊佛像,有了幾分鐘心神交流的體驗。

 

健康快樂這門科學,是可以於生活中實踐的。如實地從自身、從覺知開始修行靈性,是最適合東方人的。以意識、覺知在自我身上做為一個起點,去練習每個當下自己感知到什麼,如是地去感知、去覺知,不帶任何批判,甚至不去形容、不去描繪。但有些人想藉著靈修,去逃避真實生活中相關的人,想避開那些雙方會產生碰撞的管道,但這樣的靈修,過於地虛無飄渺且不落地,反而並不那麼健康了。

 

用完形心理學來解釋

 

完形心理學學派非常重視兩個點,一個是真實,一個是責任。在完形的論述中,我們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那就是指,覺知到自己的每一個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起完全的責任。

 

當一個人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時,就會帶來更多的覺察,這樣形成了一個善性的循環,從覺察的練習開始,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覺察,所以就帶來越來越多的選擇,在自己的人生裡,發現自己擁有越來越多選擇的時候,就會帶來自由的感覺,因為自由的感覺,我們的生命就會越來越豐富!因為可以自由地選擇人生,我們更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因為負起更大的責任,就帶來更多的覺察,如果能夠形成這樣一個善性循環的話,即便工作坊結束了,也會對每個參與者的人生,帶來長遠且良性循環的利益。

──摘自《如是》生命潛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