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以前如果有人跟我說:「成為自己的大師。」我一定大翻白眼。
我自己!?得了吧,我這麼遜,「連自己都搞不定!」(殊不知,搞定自己就等同搞定這個世界。)
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教養、社會制度甚至道德標準,完全沒有教我們去認識「我是誰!?」我們都是一直被告知「你們是誰。」
你們要品德兼優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要出類拔萃要贏在起跑點,要父母以你們為榮……我們一直被灌輸要成為「這一類」的人,沒有人問我們「想不想」成為這一類的人,沒有人在乎我們想不想要不要……
因為沒有人教我們要在乎自己的想法,我們也就自然的,不在乎自己是誰這件事。
因為,我一定不重要才沒有人告訴我。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我們很自然地不快樂,很自然地容易憤怒,很自然地覺得自己很衰,很自然的,我們認為我們是自己生命的受害者。
外在的一切都是加害者。
而當我們開始覺得有一點點不舒服,或得到一點訊息想要找答案的時候,我們周遭的力量就告訴我們:「因為你不夠努力!」、「去把英文學好!」、「去學習更多更廣泛的東西!」、「你要有更多執照更多技能更多存款!」……這些話好像在告訴我們,我們這一個人是沒有用的、不夠用的,我們的人生若要美好,一定要往外去爭取更多東西進來才辦得到。
所以錢不夠!去賺錢。
不快樂?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
感情受傷,去換個新的對象。
父母逼婚,就去找個人結婚……
我們像一匹馬不斷追著掛在眼前的紅蘿蔔,怎樣都追不到卻依然疲於奔命。
我36歲之前都在過這樣嫌棄自己的人生。
我的快樂建構在我工作多不多?朋友需不需要我?伴侶愛不愛我或酒喝的夠不夠多?我的快樂好難好難。
36歲那年我去上了一堂瑜伽課(內容細節我的新書上有寫),改變了我的人生。
上課的過程我淚流滿面,老師要我們不斷地回到自己的呼吸、回到自己的身體、回到自己的感覺……我這輩子花了這麼多的力氣往外跑,以為「從外面」可以重新建構一個全新完美的人生!
誰知道無論我在外面繞了多久,走到多遠,我還是必須要回頭來面對我此生最重要的課題—「我是誰!?」
我看似進入黑暗,卻走向了光。
而進入黑暗就是為了看到光。
36歲後,我真的開始活過來了。
我很好奇「我是誰?」
我接觸身心靈、療癒、能量課程,甚至成為了瑜珈老師。
當我越來越靠近自己,我發現我的能力超過我可以想像的,我驚訝我自己,也因為知道了自己是誰、想成為誰,我跟我自己說,此生只說真實的話。
「什麼是真實的我?」
因為如果我沒有辦法成為真實的自己,我就沒有辦法看到這個世界的真實。
於是,我看到自己的虛假,自己諂媚世界的方式,看到了,我決定不要再這樣虛偽的跟這世界互動,我要真真實實地活著,就算不好,也是我自己的選擇。
然後,我就看到愛了……
原來,我就是愛,就是一切的源頭,一切的解答。
我們的教科書裡,最缺乏的就是「成為自己的大師」這樣的生命哲學書,這才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當你進入生命哲學的思考模式,每一件來到眼前的困境,你都能穿越表象去尋找這件事底下要教給你的智慧。
你的人生將沒有困境,只有學習。
我真的成為了自己的大師,將自己從黑暗帶向光明的人。
只有自己。一直都只有自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