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整個人類的歷史中都有精靈的記載,荷馬的史詩《伊利亞德》(Iliad)和《奧德賽》(Odyssey)等古文本裡也有提到。古希臘人敬拜男神和女神,他們把地位較低的神明視為自然界的精靈。
世界各地遍布著妖精和精靈的故事,祂們也在東方、阿拉伯世界和亞洲文化裡扮演某些角色。古代北歐的民間傳說包括精靈、女妖羅蕾萊(Lorelei)和類似存有的故事;愛爾蘭的西弟則是住在土堆和墳塚裡。
古凱爾特人也像許多其他文化一樣,把精靈當作日常生活裡的重要部分,並給予祂們相當高的敬意。人們會遵照一般禮儀,供養少許食物或牛奶,表達敬意和感謝。這是因為我們祖先知道精靈有賜予豐收或破壞農作物的力量。人們相信精靈會傳播疾病,他們認為生病是因為人「被精靈附身」(fairy taken)的緣故。此外,還有人指控精靈會偷走人類的嬰兒,再把小精靈留在原地。這些被稱為「調換兒」(changelings)的小精靈,經常會因為不尋常的「精靈」外貌,或與原來的人子有所不同而被人識破。
民家為了避免精靈上門,會把馬蹄鐵放在門口。鐵器是魔法的剋星,這是一個眾人皆知的普通常識。此外,為了自我保護,人們也不敢對自然界的精靈口出惡言。
精靈的雙重面向
然而,人們經常召喚精靈的超自然力量,幫助他們尋找失物、治病、預測未來和祈求賜福。人們會求助於社區裡有智慧的婦女或「巫醫」(doctour),因為他們有與精靈世界連結的能力,能在這些魔法存有的協助下進行治療。
中世紀時期,西方盛行的宗教傳說告訴我們,精靈是從天界墮落到人間的天使。這個說法導致人們停止了崇拜自然──或者說,那些對異教徒深懷恐懼的惡徒會有這樣的想法!人與精靈的任何連結都必須祕密地進行,直到十八世紀後期的工業革命,人們以「進步」之名大肆破壞土地、污染空氣為止。在那之後,自然界的精靈必須盡快讓人類聽到祂們艱困的處境,因此,精靈再度回到那些能感知祂們的人類的思想和心裡。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精靈真的存在,而一連串的新思維,也逐漸改變了人們對精靈的觀感。令人感到奇妙的現象是,那些能感覺與精靈世界魔法、奧祕有所連結的人,現在可以驕傲且公開地在英、美各地舉辦精靈節慶並在舞會裡盡情歡笑了。畢竟,喜樂才是振動頻率最高的,也是許多人追尋的精靈之禮!
雖然身穿芭蕾短裙、條紋褲襪撒著仙塵很好玩,但精靈世界卻容不得人們不敬或輕視。這是因為凡是有善精靈的地方,必然會有一個「不盡然是善」的精靈,大自然要教導我們的是,萬物都有其陰暗面和光明面。因此,既然有幫助植物成長和茁壯的精靈,當然會有促進枯木腐化過程的精靈。這些就是被人類視為性格惡毒的妖精。祂們都有自己的角色,而且精靈世界還有很多有待我們探索和崇敬的大道。只要你有心尋找你內在與周遭的魔法,它就一定會在你面前現身。
練習:打開心門,迎接精靈
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與精靈連結,尤其是當我們放輕鬆或置身大自然之中時。因此,邀請祂們進入你的心裡,容許祂們幫助你發光發亮吧……。
‧ 在大自然裡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如果不能到戶外,也可以坐在一棵盆栽或水晶旁。
‧ 把注意力集中於心輪,也就是心臟的能量中心。‧ 深呼吸。
‧ 吸氣的同時,把愛吸進來。
‧ 接著,把愛呼出去。
‧ 在你吐納愛的同時,想像一位精靈出現在你面前。
‧ 注意祂的外貌,不要疏忽任何一個細節。
‧ 對著祂,把愛呼出去。
‧ 吸氣的時候,把祂對你呼出的愛吸進來。
‧ 把你的愛吐出去,讓祂吸入你的愛,祂們會再對你吐出愛。
‧ 繼續進行這種來自真心的呼吸,直到你感到心輪朝著面前的精靈和精靈世界敞開為止。
‧ 完成以後,向精靈致謝,並留下一份麵包和蜂蜜之類的禮物,感謝你跟祂建立的新關係(祂們喜歡任何一種甜食)。
祂們會毫不猶豫地收下你發自內心的臨在和愛的禮物。包括你在內,都被祂們帶到精靈世界之心裡。你的生命將永遠地改變。
──摘自《與精靈連結》生命潛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