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群人繪畫

我喜歡跟一群人的集體能量共振。當我們一起探索繪畫時,每個人不僅能見識到自己的特質,還能體驗其他人帶到練習中的各種表達。每位團員的分享都獨一無二,更能讓大家學習尊重彼此的特質。這是一堂細膩的藝術課🖌️。

我先提供大畫布給學員。畫布真的很大—大約是四張單人床大小的正方形。一塊畫布會分配給五個人,然後使用壓克力顏料以及墨水在上頭作畫。我目前的培訓中總共有八個小組,四十名學員。

畫布的優點是它不容易破損。你可以在上面倒好幾層顏料、浸泡、擦拭、擦洗、重頭開始……甚至在上面跳舞。畫布比紙張牢固許多,因此在團體練習時使用畫布有很大的優點。

當我們第一次進行這項練習,我讓學員們自行組成自己的小組,選擇他們想與誰一起工作。我會邀請他們透過能量面,而不是個性面來互相看待。

「你今天想使用哪種能量?」我問道。

當大家分好組別,我會請大家將畫布分成五個相等的部分,這樣每個人能擁有同等的範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開頭,能讓大家放鬆。由於界線都已經分清楚了,他們並不須為保護自己的空間而感到緊繃,也不需要害怕他人侵犯自己的範圍🙌。

比較大膽的方式是邀請大家決定自己需要多少空間,並且將範圍劃分出來。依據每個人的特性,有些人會輕易、快速地占領一大部分;而有些人會膽怯地等到最後,看看還有多少空間留給他們。還有另一種開頭的方式,帶領人可以直接要求每一個人同時開始作畫,無需劃分界線。

不過,我自己是選擇了第一種方法,將紙張平均分配,然後學員們可以開始在自己的畫布上繪畫。大約半小時後,我會說:「停!」中間將會停下來很多次,因為當色彩隨著音樂的節奏流動時,每個小組的動態變化都過於快速,導致大家無法對實際發生的事情保持真實的看法。當一切都停了下來,沒有人動筆時,我們的視野才能變得清晰。

我邀請學員們觀看畫布上的五個部分,並且輪流說明他們試圖表現出來的特性。例如,某位畫家可能會說:「我的特性就是和諧」,而另一位畫家可能會說:「我的特性就是敏銳度」等。

辨別美❤️

我還會介紹一種對美的欣賞方式,邀請所有人說出自己對於美的觀念,然後試著接受每一個人的觀念。

「每個組員都必須要說出來,並且指出自己作品的美麗之處。」我提醒大家。「你必須很清楚地告訴他們,『這邊是我認為的美麗之處,我不希望別人改變這個部分。請你們尊重』。」

這樣一來,每個人對於美的敏銳度會擴張。這會以兩種方式呈現:第一,你必須理解你的作品,並且辨別出美麗之處。第二,你對他人關於美的想法會更加開放,因為他人的想法或許與自己的觀念大相逕庭。

隨著繪畫的練習繼續進行,學員們之間的邊界會融合並且重疊。有時候,這是一種和諧的體驗。如果是這樣,學員們可以享受如同樂團演奏般的親密感,每位音樂家負責自己的部分,卻又共同交織出一首交響樂,讓五幅獨立的畫作逐漸合而為一。

交流:療癒的經驗

現在,人們透過大型畫作的合作練習,每個人只專注在即將來臨的挑戰,完全忘卻人際之間的衝突。每個人都放下自己的獨特性以及繪畫模式,為了成為這有機體的一部分。

這可能是一次重要的療癒體驗,因為分離或疏離正是創造心理創傷的原因──在人性中成為一座沒有橋梁的孤島。

我看過無數次這樣的狀況,特別是在藝術圈裡頭。個人自我意識的主張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感覺良好的方法,可以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使自己廣為人知。但這也是一種傷害自己的方式。這種人很容易就被孤立,無法得到與他人交流的溫暖。

當一個人能夠放下這樣的自我主張時—「我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我是最優秀的」、「無論如何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做到」—分離就能夠被化解。然後你就能夠使用藝術來自我療癒,因為孤立的傷口已經開始癒合了。在我們共同創造的空間中,我們體驗到交流的滋養狀態及其療癒的能力🌟。

 

智慧話語摘錄自《舞入未知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