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鼓勵人要表達自己,要做自己,還要自在地讓別人知道他們真正的模樣。不過一談到性傾向,許多人會說選項只有兩個:異性戀與同性戀。其他人則對性別角色有類似的看法:你只能是陽剛或陰柔。某些人會說這個問題有「標準」答案:男人就該是陽剛的異性戀。那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我們的文化一再鼓勵人要做自己想要的模樣,但是一談到這些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卻又限制著人們的選擇?

 

三組二元性

 

首先我們要界定幾個描述全貌的詞彙。針對這些詞彙的每一個,許多人都傾向於認為其實只有兩種選擇。人們將這些視為「非此即彼」的選擇,不能有「兩者皆是」或「兩者皆非」的答案。這幾組只有兩種選擇的範疇,有時會被稱為「二元對立」,這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概念認為這些是相互排斥的選項。這種思維體系導致某些人會以對立的角度來討論它們:女性和男性是對立的;陰柔和陽剛是對立的;同性戀和異性戀是對立的。實情是,人們越來越了解可能的答案不只兩種,也開始認知到各種選擇是彼此「不同」,而非對立。某些人更容易接受這種新知識,面對代表這種範疇的人,也更願意接受。有些人則無法接受,可能會變得充滿敵意與偏見。還有其他人則是處在兩者之間,不確定自己是怎麼想的,或不確定該怎麼做。

 

出生性別

 

出生性別(Natal Sex)指的是人出生時的生理結構(natal 的意思就是「出生」)。出生性別是由父母與醫學專業人士透過檢視寶寶擁有的是陰道或陰莖來判定。某些人會使用「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這個詞,其思考的根據則是賀爾蒙等級以及你的第二十三對染色體,這也稱為「性染色體」。

 

許多人認為出生性別包含兩個選項:女性和男性。女性有XX這對性染色體,不過在日常對話中通常簡稱為X。男性有XY這對性染色體,不過通常會簡稱為Y。生理上,典型的女性和男性大約占人口的98%。其餘的2% 或許有不同的染色體排列(既非XX也非XY),或許有賀爾蒙分泌的問題,或許有其他狀況。這些人通常表明自己是陰陽人/雌雄同(intersex);專業的術語是「出現性發展差異的人」,有時也稱為性發展失調(disorders of sexual development,簡稱 DSD)。他們的生殖器,包括陰莖或陰道(以及相關的生理結構),或許看起來跟別人的很不一樣。他們也可能患有睪丸酮(或雌二醇)分泌不足。或者他們的身體無法處理睪丸酮,就像有些人的身體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或烘焙製品中的麩質一樣。

 

性別

 

性別角色(gender role)通常定義為文化對個人行為、人格特質與信念的期待,而這樣的期待乃是根據個人的出生性別。性別指的是個人滿足了多少這些文化期待。就本書的宗旨而言,性別和「服膺性別角色」指的是同一件事。你用以描述自己性別的詞彙便構成你的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或性別角色認同(gender role identity)。

 

許多人說性別只有兩種。在日常對話中,人們會說那就是陰性與陽性,或女性和男性。(使用「女性」和「男性」來指涉社會性別與出生性別,非常容易讓人混淆,因此本書只會使用「女性」和「男性」來指涉出生性別。)

 

性別有超過兩種選項。「跨性別」(transgender),簡稱「跨」(trans),或許最為人所知。「性別酷兒」(Genderqueer)也是常見的詞。「無性別」(agender)與「非性別」(non-gender)也是另外的選項,儘管這兩者似乎較為罕見。我們在本章後面會討論這些詞是什麼意思。「非常規性別」(gender nonconforming 簡稱 GNC)與「性別少數」(genderminority)此類概述性的詞彙,會用來指涉所有既非陽剛又非陰柔的所有選項。

 

性傾向

 

人的性傾向指的是他們偏愛的交往與性活動對象的出生性別。你的「性認同」(sexual identity)或「性傾向認同」(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意為你用以描述或認定自我性傾向的詞彙。

 

一般說來,許多人以兩種範疇來思考:異性戀(heterosexual)或「直」(straight)以及同性戀(homosexual)或「同」(gay)。讓我們再說一次!永遠不只有兩種選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雙性戀」(bisexual),字面意思就是「兩種性慾」偏好。「泛性戀」(pansexual)似乎也逐漸流行中;如果有人表示自己是泛性戀,這代表他們願意與任何人交往及體驗性。換句話說,泛性戀者不是根據性別認同或性認同來挑選伴侶。也有人說自己是「無性」(asexual)或「無戀情」(aromantic),這表示他們無意於任何類型的性行為或浪漫活動。「性少數」(sexual minority)這個集合名詞,指的是所有非異性戀的性傾向。

 

解構二元

 

如果不要二元對立,那要怎樣?如果這些二元概念在一個或多個層面不符合你或是你認識的人,那麼這點對你或許更加重要。又或許你認為整個二元的系統很蠢,不想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

 

在某個領域穿越二元性,可能會讓你很難在其他領域停留在二元性之中。想想拉維恩.考克斯的例子;她出生時是男性,後來則改以女性的方式生活。如果考克斯女士與男性交往,這是否代表她是異性戀,因為她是與男人交往的女人?這個問題是個巨大的麻煩。答案取決於考克斯女士本人,「或許」也關係到她的交往伴侶,與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關係。這是認真的。誰有權決定什麼是「真實的」或決定該使用什麼字眼?如果你心想考克斯女士「其實」是同性戀,因為她是與男人交往的生理男性,請重讀最後幾個句子。或者這麼試試:你是否願意讓別人決定你的性傾向「其實」是什麼,不管你自己是否同意?

 

 

摘自《男孩們的那些鳥事》生命潛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