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偽君子以外,沒有人是慷慨無私的。

自私(selfish)這個字已經背負了備受責難的聯想,因為所有的宗教都在同聲譴責它,他們要你無私。但幫助人為的是什麼呢?

 

自助是助人的最基本

 

有一個小孩和他的母親在說話,母親說:「記得要隨時幫助別人。」然後小孩問:「那別人要幹嘛?」他的母親理所當然地說:「他們也會幫助別人。」小孩就說:「這似乎是個奇怪的設計,為什麼不乾脆幫助你自己,何必要那麼麻煩假手他人,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

 

自私是天性,沒錯,經由自私,有一天你將能夠分享,當你處在喜悅滿溢的境界時,你就能夠分享。然而當前的狀況是,不幸的人幫助著其他不幸的人;盲目的人引導著盲目的人,這樣你能幫上什麼忙?長久以來流傳的助人觀念害人不淺。

 

在一個小學裡,老師告訴小孩:「一個禮拜至少要行善一次。」有一個男孩問:「請告訴我們一些行善的例子,我們不曉得善是什麼。」於是老師說:「比如說,有一個盲人要過馬路,你就去幫他,這就是善行,這就是美德。」

 

過了一個禮拜,老師問說:「有任何人記得我對你們說過什麼嗎?」有三個小孩舉手了,老師說:「這不夠,最好是全班都這麼做了,不過,至少還有三個男生做了善事。」

 

她問第一個男孩說:「你做了什麼?」男孩回答:「完全照你的話做了,有一個瞎了眼睛的老女人,我幫她橫越馬路。」老師說:「那很好,上帝保佑你。」

 

然後她問第二個說:「你做了什麼?」他說:「一樣,一個瞎了眼睛的老女人,我幫她走過馬路。」這時候老師有點疑惑,他們是在哪裡發現這些瞎了眼睛的老女人?可是這個城市很大,找到兩個這樣的人是有可能的。

 

於是她又問了第三個,第三個男孩說:「我和他們完全一樣,幫一個瞎了眼睛的老女人過馬路。」老師問他說:「可是你們到哪裡去發現這三個人呢?」他們說:「你不知道—不是有三個瞎了眼睛的女人,是只有一個,而且要幫她過馬路還真困難!她一邊打我們,還一邊大吼大叫,因為她不想過馬路,但是我們還是想要做些善事,雖然已經有群眾聚集,開始大聲指責我們。可是我們同聲說『別擔心,我們把她架到馬路對面去!』」

 

確定你的付出真的能助人

 

人們被告知要助人,但是他們的內在卻拿不出什麼來助人;他們被告知要愛眾人,愛你的鄰居,愛你的敵人—卻從不曾被告知要愛他們自己。所有的宗教都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人們要恨自己,一個恨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愛別人的,他只能夠假裝在愛。

 

我極力主張的是,個人應該非常快樂,非常喜樂,非常寧靜,非常滿足,由於這樣圓滿的境界,他開始分享。他擁有很多,就像一朵雨雲,他必須降雨,總是會解除他人的乾渴,解除大地乾旱,然而這還是其次的。倘若每一個個體都充滿了喜悅,充滿了光明,充滿了寧靜,那麼不消說,他也會分享出來,因為分享是那樣的喜悅,給予比獲得要來得更加喜悅。

 

可是整個結構必須被改變。不應該叫人們助人優先,他們已經很不幸了;他們能幫什麼呢?他們已經是盲目的了;他們能幫什麼呢?他們已經錯過了生命;他們還能做什麼呢?他們只能給出他們已有的,因此人們為周遭的人帶來了不幸、痛苦、苦惱、焦慮,這算什麼利他?不,我想要人人成為全然利己的。

 

每一棵樹都是自私的,它由根部吸收水分,供給枝葉花果養分,而後在開花的時候,將芬芳釋放給所有人,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的、陌生的,當結滿果實的時候,它分享、給予那些成果。

 

生命應該成為一場舞蹈,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夠成為舞蹈。生命應該成為一首樂曲,這樣你才能夠分享;你勢必要分享,不必我多說,因為這是存在基本的定律之一。你愈是分享你的喜樂,你的喜樂就愈增長。

──摘自《奧修談親密》生命潛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