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所說的「潛意識」,治療者則用「下部世界」來稱呼,下部世界即豐沃、潮溼、女性的土地,這裡是每個人潛能的種子旅行的出發點,它們即將邁向意識層面的覺醒。

 

在很多神話裡,女性通常以三種面貌出現:少女、母親、老太婆。此三個角色其實是單一原型的不同面向,單一原型指的就是「大母神」(the Great Mother)。隱喻上,大母神住在土地的深處,這裡是賦予萬物生命的源頭,事實上,他就是土地的擬人化。印加人稱呼他為「帕恰嬤嬤」,我們從那裡出生,最終亦將回歸他的懷抱。在西方神話裡,我們也讀過人來自於塵土,並將「回歸於塵土」。

 

原型與宿命

 

美洲原住民文化相信,所有生命皆源自下部世界,當靈魂的某部分因故破碎、脫離,便會返回大地之母黑暗的子宮裡,靈魂因而遺留下殘缺的空白。人們試盡各種方法來填補這個空白,意圖消弭傷痛。下部世界是孕育生命的源頭,我們可以遊歷其間,找到傷痛的起源,並邁向新生。
 

下部世界所象徵的晦暗,是我們隱藏自己所不願再見到的祕密事件之處。舉個例子,我時常遇到一些兒時曾遭虐待的案例,在心理學上我們會看到這些經驗如何被壓抑,如何被深埋在潛意識底下,然後透過心理治療,我們嘗試將其挖掘出來,仔細了解一番。然而連榮格都發現人們對人類心靈(靈魂)的了解實在有限,他說:「我們個人的心理狀態及原型,才是巨大的決定性力量,它們會招引真實事件的發生,而不是受到個人推理和實用智慧的影響……。個人心中原型的形象決定了一個人的宿命。」

 

標記下部世界的里程座標

 

如同一個旅人,在踏上長程旅行之前,必先詳讀地圖,以確知該往哪一方向前進,並在地圖上標記目的地。在進行第一次時空遊歷之前,你要先行熟悉下部世界方位。請記住,讀者雖然可以將下部世界視為一個想像中的世界,完全迥異於真實世界,但治療者對真實世界與想像世界的經驗,卻是同樣「真實」。對他們而言,念頭、夢境、想像,就和物質世界一樣是絕對真實的。在巫士眼裡並沒有所謂的超自然世界(一切都是自然),只有可見和不可見的領域。不可見的領域可以透過夢境或想像來探訪:它們就和真實世界一樣,可以繪製成地圖來加以認識。

 

進入地下世界

 

時空遊歷將帶領你進入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域。為了能夠安全前進,在開始旅程之前,必須先開啟神聖空間。

 

在傳統文化裡,巫士會由助手保護,在其進行遊歷時助手會留守在身邊,以祈禱來保護巫士。助手守住神聖空間,使得治療師的軀體在外遊歷時不至於遭遇危險。開啟神聖空間也可以讓人安全地進入潛意識的領域,然而請注意,靈魂復元是一個非常深的過程,可能勾起潛藏在潛意識底下被壓抑許久的記憶(這正是為何除非你已接受專業的訓練,否則絕對不要嘗試去幫助別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老的文化裡,神聖空間時常和廟宇及舉行儀式的地點相關,譬如馬丘比丘,或是位於提奧迪華康(Teotihuacan)的托爾特克(Toltec)金字塔。美洲原住民時常建造「基瓦」(kiva),作為舉辦神聖儀式的地點,這些獨特的建築往往呈圓形結構,建造於地底下,族人必須從搭蓋在地面上的屋頂進入,沿著木造階梯下降至內部。圓形結構裡有一個升火的灶,還有通風用的洞孔,地上還掘有一個小洞。這個小洞稱為「席巴卜」(sipapu),是通往下部世界的入口(連接下部世界的通道),接受過適當訓練及已通過特定儀式者方能由此進入。若基瓦廢棄不用時,席巴卜將關閉,以保護入口的安全。

 

 

 ──摘自《印加靈魂復元療法》生命潛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