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是的……可是😥
有個我們常玩的心理遊戲是:「Yes……but」,就是「是的……可是」。這個玩法是有人會帶著無助的臉孔向人求助,於是一些熱心助人、喜歡給人建議的人就出現了。
就像有的學員經常對我說:「許老師,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我回答她:「那就離婚呀!」接著她又說:「可是我要是離婚了,那小孩子要怎麼辦?如果真要離婚的話,我就沒有辦法照顧孩子了!」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監護權,你可以循法律徑解決!」她說:「這樣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這樣以後我要怎麼去面對我的公婆和親戚……?」
如果各位仔細看看以上的對話,你就會發現在這樣的對談裡,其實早在玩這個「是的……可是」的心理遊戲。這位學員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別人給她建議和協助,但是當別人真正給她建議,她卻又一直找理由回絕。事實上,她根本不是真的需要別人的意見,因為她心裡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再舉個例子。老孫與老王是十幾年的好朋友,有一天老王跑去問老孫:「最近我發覺要管理我下面那些部屬實在有些困難,我真不知道我還能怎麼做才好?」老孫聽了就跟老王說:「聽說有些自我成長課程真的很不錯,你不妨去上上課,也許對你在公司管理部屬的問題上會有一些幫助!」接著老王又說:「可是聽說上課的學費很貴!」老孫說:「那這樣吧!你也可以找幾位有名的教授到你們公司幫員工上一些關於人際溝通或人事管理的課,知道有一個教授的課就很不錯!你要不要去找他?」老王又說了:「我也聽說那位教授是很不錯啦!但是他講的都是理論的課程呀!實際上的管理經驗他有嗎?」於是老孫又閉起眼睛開始想其他的辦法……。
在以上的談話模式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總是有一些比較熱心幫助別人的人,會一再地掉入救援者這種心理遊戲中,並一再地上鈎。但是,在這樣不斷重複的交談裡,那個真正想要幫助別人的人會變得愈來愈沮喪、愈來愈挫折,而那個去尋求他人協助的人,到了最後他又會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時受創的經驗裡。於是,被他深埋在心中那個「沒有人可以幫得了我」、「我總是求助無門」的聲音,又再次地被喚醒💕。
在日常生活中,被這個心理遊戲困住的人,可能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學會不斷用犧牲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協助。這樣的人一直讓自己扮演犧牲者,以吸引喜歡拯救別人的人出現,但是那個企圖幫助你的人到了最後反倒成了一個被迫害的犧牲者。於是,在這遊戲終止之前,兩個人都帶著很無奈、很沮喪的感覺😶,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饋都是十分負面的。
智慧話語摘錄自《重塑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