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釋放負面情緒💭
有個心靈健康的要訣是「保護」(Protection),保護有兩個內涵,一是釋放負面的情緒、能量;二是尋求正面的支持、滋養與認同、關心。首先要澄清,所謂負面的情緒並不見得是不好的,生命中的情緒與能量無所謂好壞,發生了就發生了,之所以稱之為負面的,是因為在現有社會架構、工作或所擔任的角色上不被允許,相對於這些工作關係與角色的需要而言,那些情緒的影響是負面的,所以稱之為負面的情緒;或者面對某些情緒時,我們還未有足夠的智慧,讓它促成更真實、更深入、更和諧的人際關係,反而造成破壞性、傷害性與毀滅性的關係,這並非情緒本身的對錯,而是我們本身智慧的不足,這一類統稱為負面的情緒😞。
為了當一個好爸爸、好丈夫、好兒女,我們有很多真實的情緒,無法在它發生時就將之釋放出來。而最嚴重的現象是,根本沒有覺知到這情緒的升起或存在,簡言之,是EQ最低的人。還有的人是明明有這些情緒升起,卻想趕快把它忘記,或用頭腦的思考企圖轉換,心想其實這個事情也沒什麼,與離婚者相較,我們的感情好多了,與那些在鐵幕中的人比起來,我們自由多了,企圖用合理化的理由來淡化自己的感覺。
有的人面對負面情緒時習於用對治的方法,心情不好就聽聽音樂、散散步,緊張時做做柔軟操,自我價值感低落時對著鏡子吶喊「我是最棒的!」藉以自我催眠。
當你不願面對自己真實的現有狀況,生命就會產生更大的恐懼感,這些情緒只會轉入更深的意識層面,逐漸造成情感性官能症,也就是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如果在身體呈現,就會造成身心性疾病。目前醫學證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生理疾病與心理狀態及情緒有關。我與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大夫陸汝斌醫師談過,我們都相信另外百分之二十也與心靈及情緒相關,只是尚未被證實。
情緒宣洩的實踐方法
為了保護自己心靈的健康,這些負面的情緒即使當下無法宣洩,我們都可以在回家以後,或找一個空檔時間,在房間裡對著枕頭,把這些所有不被允許的感覺宣洩出來🙋🏻♂️,或者到山上、海邊吶喊。藉運動或體能的釋放,也可以有情緒淨化的效果,但以心的層面來看,重要的是你必須帶著覺知;即使是用運動方式釋放,也要帶著覺知,讓你內在的憤怒在你每一次的揮桿或擊球過程中宣洩出來。釋放情緒的方法何其多,首要的是帶著覺知,其次要注意環境是安全的,即使在家中,也可以事先取得家人諒解,以免造成困擾。
每晚給自己些獨處時間,敞開心門,允許種種感受浮現,不管是沮喪、憤怒還是悲傷,停留在那個感覺裡,不去分析、不去批判,等感覺完整呈現後,再找一些具體文字來描述這些感受。你愈能面對自己,就愈能知道這些情緒背後的原因,而有了愈多這樣的真實接觸,你會更了解如何與自己相處。緊繃、自我疏離、不願接納別人的你,逐漸會有更多慈悲、溫暖與同理的能力。透過自我療傷,面對內在的痛苦,會看見心靈更大的深度與廣度💖。
智慧話語摘錄自《重塑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