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壓抑與憤怒😠

有很多的夫妻在碰到爭執的情況時,很難分辨清楚情緒的源頭,甚至沒有感覺、沒有警覺到內在小小的不滿,有很多是來自童年的壓抑,逐漸累積出猛爆性的情緒,使兩人的關係受到波及而逐漸疏離,甚至演變成巨大的衝突導致仳離。

我記得有一次我正在開車,我的前妻坐在我的旁邊,她跟我說:「開慢一點。」因為那個時候我對自己內在的感覺非常敏感,也很重視內在所升起的感覺,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突然感受到那種被操縱的感覺,我覺察到我的情緒是憤怒的,對她是憤怒的。我就把車子停下來,開始面對這個問題,我跟她說:「妳剛才講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妳在操縱我,我覺得很生氣。」很多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當內在某種感覺升起時,也會向對方表露,而後雙方就陷入對對方不滿的情緒中互相攻訐🙎‍♂️。

表達你的情感

當時我因為有更深的覺察,於是我用較完整的表達方式讓我的前妻知道我的需要,我對她說:「當然我知道這個感覺跟我小時候我的母親操縱我有很大的關係。可是我要讓你了解,因為我小時候曾經被操縱,所以我現在對這樣一個操縱的感覺,我很敏感,也會很生氣,但這不是針對妳,因為其中有大量是來自於我與我母親童年的未完成事件,我覺得這是我們兩人要增進親密關係很重要的一個關卡,我很擔心我提出這個感覺會讓妳很生氣,我需要妳跟我一起努力去覺察,是否在妳的關心中也帶有操控的意圖。」然後,我的前妻告訴我:「其實我完全沒有想操控的意圖,我只是因為你開得很快,我覺得害怕,我希望你開慢一點,我才不會那麼害怕,我並沒有想要控制你的念頭,只是因為我很害怕,我很自然的講出這句話。」透過這樣的溝通,我才能夠分辨出,原來我一直以為她在操控我,其實她並沒有操控的意圖,而是來自於我意識深層的一些童年經驗所影響💭。

其實溝通與表達沒有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要先能覺察,覺察得夠深,表達就完整;而表達得完整,誤解的產生就會減少。所以培養個人的覺知能力,了解自己內在意念與情緒的發生是很重要的。

一般而言,男人在EQ方面,對自己內在的情感世界較不敏銳,而女性則是反應太快,一有初步察覺就反應出來,欠缺的是深度的察覺與全盤的了解,所以兩性對內在覺知能力的培養都是必要的,先有覺知能力再來談表達的技巧,在表達時運用「我訊息」,以個人的感受為主,而不以攻訐對方弱點為訴求重點。

除了表達外還要有聆聽及同理對方的能力✨。在積極聆聽對方時,仍與自己內在的感覺保持接觸,在表達自己的感覺時,仍然留意對方的反應與感受,這些都是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增進的溝通能力。而透過覺知後溝通,相信原生家庭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會在你的兩性、夫妻關中降至最低程度。

 

智慧話語摘錄自《靈慾情色愛》